本文作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田晨光
当人类的祖先还生活在树上,靠吃野果和昆虫度日的时候,他们每天吃几顿饭?
当智人们走出非洲,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一路向东开疆拓土的时候,他们每天吃几顿饭?
无需考古,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饥一顿、饱一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处于采集社会阶段的人类,因为居无定所和获取食物的不确定性,必须强化身体内部储存能量的功能。
在能得到食物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消化吸收它们,这就是“胖”最初的意义。
除了一时之需外,剩余部分的热量都能被身体留在体内的某个部位,以某种形式存起来备用,承担起这个任务的物质就是脂肪!
吃不胖就可能熬不过寒冬;吃不胖就无法度过青黄不接的日子,所以,那些能量吸收利用率高,容易胖起来的人,通过“贴秋膘”的方式,更容易生存下来。他们继承了人类祖先“优秀”的基因,这样的基因在医学界被称为“节俭基因”。
人类需要储存更多的脂肪,还是由于人类脑容量较其他哺乳动物要大很多。大脑是“不休息的”,无时无刻在消耗着能量。
即使没有大量的脑力运动,一个运动活跃的人,其大脑消耗的热量大约为每天120克的葡萄糖,可能会占全身消耗总热量的20%-30%,而肌肉也才消耗220克葡萄糖。
由于头颅空间有限,不可能存储大量能量在局部,通常只有够大约5分钟使用的糖,如果糖缺乏,它就有限地使用酮体(脂肪分解的产物)供能。但是,长时间的低血糖,血糖小于2.8mmol/L持续6小时以上,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比如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辨别力、计算力等)。
严重的低血糖也常常是脑梗塞的诱因之一。还好,脂肪分解的产物甘油是内生葡萄糖的重要原料之一。
熊猫吃竹子会胖;老虎吃肉会胖;兔子吃草会胖……
人只要吃饭,无论吃主食、肉食还是水果、蔬菜,只要能消化吸收,吃的量大于消耗的量,就会胖起来,这是由物质不灭定律决定的。
在人体内,有一套能量整合利用机制,可以将来自于糖、脂肪和蛋白质(氨基酸)的能量综合利用,相互补充不足,多余的能量会被转换成甘油三酯(脂肪)储存起来。
狗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一年吃三季。
等长胖了,冬天也就到了,狗熊利用体内储存的脂肪,美美地睡一觉。等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熊从冬眠中醒来,开始又一轮吃胖的旅途!
因为能够吃胖,物种得以保存和延续;因为能够长胖,人类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走向未来。胖本来是自然的结果,是生理的过程。
总之一句话,我们需要胖。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