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正面临的两个坏消息

来源:指股网   时间:2023-08-26 07:58:2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的贸易数据给以出口为导向的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带来了两个坏消息。第一个坏消息来自德国对华出口。首先得指出,德国出口面临的整个经济前景很黯淡。据德国联邦统计局8月初发布的初步统计,2023年6月,德国制造业的实际产值(价格调整后)环比减少了1.5%,降幅大于上个月的0.1%,同比则减少了1.7%。德国联邦统计局7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GDP在2023年第二季度停滞不前,经季节调整后的GDP季度环比没有变化。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时,德国经济陷入了技术性衰退。在由高通胀引发的国内消费情绪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出口大国德国将希望寄托在出口上,尤其寄托在它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身上。而最近的贸易数据,给德国的希望泼了一盆冷水。整个全球贸易形势并不乐观。据基尔经济研究所的贸易指标,2023年7月经价格和季节调整后的国际贸易环比下降1.6%,其中,德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0.4%和1.2%。贸易指标负责人斯塔默(Vincent Stamer)称,德国和法国企业情绪相当低迷,糟糕程度仅次于2020年疫情时,这些悲观情绪也体现到了贸易数据当中。中国进出口贸易在经历了过去几个月的上升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7月,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减少1.6%和0.7%。斯塔默指出,中国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商品明显比2021年高峰期时要更少。中国海关总署8月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按美元计价,今年7月份中国进出口额下降13.6%。其中,出口下降14.5%;进口下降12.4%。在ING首席经济学家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看来,外贸已经不再是德国经济有力而牢固的增长引擎,而更是一个负重。基尔经济研究所的数据分析还显示,2023年上半年,德国对华出口占德国总出口比例由去年同期的7%下降至6.2%,而美国则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国,占比10%。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也呈现了类似的趋势,2023年上半年,德国对华出口额同比下降8.4%,6月同比下降4.2%。基尔经济研究所的贸易指标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作为出口目标市场的地位在下降。中国市场作为德国出口目的地的作用式微并非最新的预测。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22年,虽然中国再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德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历史新低。去年,德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国为美国、法国和荷兰,中国则排第四位。当时也出现了中国市场对德国出口的意义在变弱的论断。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中国正在试图用本土供应取代进口,就像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情况。当然,另外一种可能则是,一些在华德企倾向于用在中国本土生产部分取代德国向中国出口。今年4月份,IW、BDI和Merics等联合发布的德企在华直接投资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企业表示,至2030年将以在华本土生产取代从德国进口,中国同时将作为研究基地和向邻国出口的出口基地。智库Merics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经济学家曾林(Max Zenglein)称,这样的计划可能会给未来德国出口前景蒙上阴影,在中期会削弱德国作为生产基地的地位,也将威胁到对华和亚洲出口相关就业岗位。曾林指出,生产本地化从中期和长期上都会削弱德国的出口。除了德国出口在中国市场可能受阻,另一个坏消息来自德国出口的大本营欧洲本土。经济研究所IW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在欧洲市场,中国正在挑战德国出口稳固了多年的支配地位,尤其在工业制品上。据该研究,2000年,德国产品占欧盟总进口的14.3%,该比例在2005年达到顶峰,占15.3%,之后开始出现下滑,2022时为12.5%。在同一时间段内,来自中国的产品占欧盟进口的比重从2.6%上升至8.8%。虽然,德国的比重仍然高于中国,但是需考虑的背景是,德国在地理位置和欧洲经济一体化上已经占有优势。研究也对机械设备、汽车和汽车零件、化工制品、金属制品等八类工业制品进行了分析,这些领域一直都是德国出口中的强项。2000年,在欧盟的这些工业制品进口中,德国产品占比17.7%,2005年时达到顶峰,占19%,2022年时滑落至15.5%。同时期,自华进口占欧盟工业制品进口的比例从2.5%上升至13%。而且,欧盟自华进口工业制品占欧盟自华进口所有商品比重由2000年的51.4%上升至72.6%,而欧盟自德进口工业制品占欧盟自德进口所有商品的比重在此期间从66.5%降至61%。也就是说,欧盟自华进口商品种类有往这些工业制品集中的趋势。虽然在汽车和汽车零件上,德国占欧盟进口达22%,仍遥遥领先,但是,中国正处在追赶当中,且速度越来越快,电动汽车在中国国内的发展势头为中国在欧洲开拓市场提供了动力。目前,中国汽车只占欧盟机汽车进口的3.5%,但该比例已经在过去的两年间实现了翻倍,2020年时为1.7%,而再追溯到2000年,中国汽车占欧盟汽车进口的比重只有0.1%。在某些产品上,中国在欧盟进口的比重甚至已经超过了德国,比如数据处理设备、电气和光学产品。2000年,来自中国的这些产品只占欧盟进口的4.5%,去年,该比例已经攀升至27.4%,而德国比重则从10.7%降至9.3%。当然,中国在欧洲进口中正在上升的比重不仅仅来源于德国损失的份额,还来自于其他欧盟国家。而德国市场份额逐渐丧失的一个原因在于,高能源成本之下的德国商业模式正面临巨大压力。研究给出的判断是,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在欧盟工业制品进口中,中国比重将很快超过德国。德国在机械设备、电气和化工行业等德国出口关键行业正在丧失优势,德国的出口模式显得岌岌可危。有分析认为,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国将继续提升自己的出口竞争力,德国出口将继续面临来自中国出口的压力。文章来源:FT中文网

X 关闭

推荐内容

信息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